继e租宝等出事之后,翼龙贷也遭到质疑。
1月5日,有媒体报道称翼龙贷涉嫌资金池违规操作。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翼龙贷旗下产品翼存宝的投资者接触发现,部分投资者认为翼龙贷背后有联想控股(天津)有限公司(下称联想)“撑腰”,不用过分担忧;也有投资者表示,事情闹大后钱更可能拿不回来。
当日中午,翼龙贷运营总监吕建军就翼龙贷被传非法集资一事做出简单回应,他表示该报道为不实报道,“先有债权后放贷”正好是翼龙贷的长处。当晚,翼龙贷对质疑作出详细回应。翼龙贷称,公司秉承“先有借款后有投资”的原则,根据借款项目的多少决定发标数量与额度。依据农业发展和借款人从事行业特点,季节不同,发标数量也不同。不存在非法吸储和资金池行为。另外,翼龙贷的投资人和借款标的都是一一对应,无论是在PC端或手机端,用户投资后,都可以在投资记录的“债权详情”里看到借款信息,包括借款人姓名、身份证信息及所在地区、借款用途、借款金额。
翼龙贷倒掉是P2P终结?
据报道,称翼龙贷平台的翼存宝项目采用先融资后放贷模式,资金流向不明,已触碰网贷行业资金池红线,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而且,投资者不知道翼存宝项目的投资去向,网页中显示出来的只有一份非三方协议的投资协议。而翼存宝项目先吸储后放贷、先融资后匹配债权的模式被指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位投资者,发现在继“e租宝”,大大集团后,投资者们此次的反应不如以前强烈,有投资者告诉记者,他们并不希望报道以讹传讹,把事情弄大。
“事情越大,我们的钱越拿不回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翼龙贷投资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翼龙贷不存在挤兑潮,因为是定期,不是活期。如果翼龙贷出事了,这点资金紧张难不住联想的。”
但也有投资者质疑翼龙贷背后的联想是否能为翼龙贷“买单”。该投资者对记者表示,翼龙贷的注册资本是1亿元,联想实缴3333万元,联想已履行了出资义务,翼龙贷如果出事跟联想也没有关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司系统发现,联想不是外界所传的翼龙贷的大股东,翼龙贷的大股东实际上是西藏达枚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西藏达枚),其认缴和实际出资5467万元,占翼龙贷股权54.67%,法人代表是王思聪。而联想占股权33.33%。
“个人认为资金池是现在所有平台都有的。翼龙贷倒了,绝对是P2P的终结,对这个行业也是致命打击,因为投资人已经无所适从。”一位投资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翼龙贷一直在普惠三农的行为看,他相信翼龙贷能处理好这次危机。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分析翼龙贷采取先有资金端、再匹配资产端的模式,易造成资金流向不明,缺乏有效监管,从而产生填补坏账、借旧换新、平台造假等问题,这种模式提高了平台的运营风险,而这些风险都会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由投资者买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翼龙贷选择用加盟模式切入缺乏征信抵押体系的农村金融,并获得联想控股的巨额投资入股,翼龙贷用互联网方式重构农村信用社。2014年翼龙贷一年的交易量达到20个。专家表示,在P2P网贷的农村金融领域里,这个成绩已经走在队伍前列。
投资者决策权至关重要
短短几个月,P2P企业相继出事,如今翼龙贷也陷入舆论漩涡,在所难逃。从P2P产业兴起的那一天起,伴随着的信誉、资产危机不曾消停过,甚至愈演愈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采访了零壹财经CEO柏亮。
“P2P的这类理财计划式的产品,出现几年了,不少平台采用,并解释为投标工具,因投散标效率较低,以计划的形式自动投标效率较高,受到很多投资者认可。是否非法集资,难以直接判断。”柏亮表示。他认为,投资者需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这类产品是积累了资金再去找项目逐步把钱贷出去,还是为已有的债权或资金需求寻找快速的资金来源,要从平台整体的资产和资金供需来看这个先后顺序;二是投资者的资金进入理财计划以后,其对应的资金是在自己的账户,还是转移到平台账户;三是投标结果是否能一一对应,投资者资金是否能明确对应到具体的资产标的;四是投资者资金是否有第三方托管(或存管),这一条目前并非硬要求(监管过渡期之后就是硬要求了),但是有托管的比没有托管的更安全。
柏亮认为翼龙贷事件涉及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五条,即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代出借人行使决策。每一融资项目的出借决策均应当由出借人作出并确认。
但如果这类“计划”或“宝”是投标工具的话,关键就在于是否保证了投资者的决策权。“这个毕竟只是征求意见稿,正式文件出来后,还有18个月的过渡期,即使细节上不合规,还有整改的时间和机会。”柏亮说。
柏亮总结道,关键在于这个叫做“理财计划”的东西,到底是一个投标工具,还是一个理财产品,是否符合理财产品的要件。虽然都叫“计划”、“宝”,但各家公司在具体操作上可能有不同,不同的操作可能会带出不同的法律关系。
文章来源:聚焦it摘自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