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it 商业 2016网易创业clud周庆典-回归商业本质

2016网易创业clud周庆典-回归商业本质

2016年1月17日,由网易科技主办的“网易创业Club周年庆典”在北京清华科技园举行。

b

在庆典现场,瓜子二手车 CEO杨浩涌、红杉资本合伙人郑庆生、华兴Alpha负责人周翔、以色列英飞尼迪创始合伙人高哲铭(Amir Gal Or)、纷享销客CEO罗旭、真顺基金合伙人李祝捷、依图科技联合创始人林晨曦、SenseTime CEO徐立、KPCB中国主管合伙人周炜、万合天宜CEO范钧、秒拍(小咖秀)CEO韩坤、关爱八卦成长协会会长马睿等业界大佬集聚,与现场创业者、投资人、企业高管,以及媒体人一起探讨“让创业回归商业本质”,论道商业实质。

本届活动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场的主题是“让创业回归商业本质”;下午场的主题是“面向未来的创业”。

大佬齐聚的网易创业Club周年庆典,现场究竟擦出了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一起看看来自各个环节的精彩报道。2015年人们都在讨论“风口”与“猪”。如果说当足够大的风来了,“猪”都能飞起来;那么当风口不断变化的时刻,一直在等风来的创业企业们又该何去何从。

中国2C创业逻辑:商业模式做的好就不怕巨头

瓜子二手车CEO杨浩涌认为,2015年最大的变化是互联网行业金字塔终于补齐了中间部分,只要深入细分行业,就有可能颠覆这个行业,并拥有和BAT相媲美的体量。

因此,对于创业者来说,只要商业模式好,回归商业本质,就不用惧怕巨头的进入。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因素,对于创业者来说非常重要,是创业的机会所在。

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周翔认为,第一个因素就是人群的变化,另外一个是社会工具的变化。周翔认为,创业的时机和团队也非常重要,尤其是时机。他表示,每个行业新模式切换需要多少长时间主要取决于时间点。只要时间点到了,再加上好的团队就可以很快的切换过来。

杨浩涌认为,2015年互联网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最早互联网行业的架构是体量大的BAT三家,以及很多中小型创业公司,中间有较大鸿沟。但2015年通过合并以及增长,互联网未来会出现多家大概几百亿美元的公司。

杨浩涌表示,新的商业模式只要做的好,回归商业投资本质,机会是非常大的,不用害怕巨头的进入。

反思O2O:寒冬过后,路向何方?

在SIG(海纳亚洲)副总裁刘一昂看来,补贴和刷单这样的资本力量,为O2O带来了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困惑。过去,VC主要关注企业的未来增长,但刷单和补贴使VC没办法看到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e家洁CEO云涛则称,目前O2O行业存在“羊毛出在猪身上”的现象,即创业项目自身不具备赚钱能力,而是靠资本输血进行扩张,并希望未来可以通过业务多元化实现盈利。他认为,创业项目能不能通过业务扩张实现赚钱,取决于能否进行供应链的优化,能否降低行业原有的成本,如果不能的话,故事就很难讲通。

在斗米兼职联合创始人程展鹏看来,O2O项目通过补贴和烧钱获得用户后,能不能有效迁移很关键,但业务之间的延展性其实是存在的,创业者要勇敢尝试。当然,创业者要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决定该做什么该放弃什么。

与前几位嘉宾观点相反,邻趣CEO刘伟力认为O2O创业者不应该期待“猪的出现”。他说,烧钱获取用户,然后通过其他手段盈利的模式,在PC时代验证过,非常可行,这是因为PC时代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但O2O线下服务的边际成本很高。创业者应该坚持每一单都赚钱,而不应该期待猪的出现。

尽管O2O行业存在着不少问题,也暂时面临着一次大的困境,但O2O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刘一昂总结,身处当下,O2O需要回归商业本质,关注品牌、规模、成本、效率,为行业带来本质性的提升才有机会。“O2O行业未来存在巨大的变数和机遇,泡沫不一定是坏事。”他说,“现在是O2O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供给端B2B改造:关键在于对模式的理解

真顺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祝捷认为,无论是B2C、O2O还是B2B,互联网的本质都是做高效的连接。所谓互联网就是最高效,最广泛的连接,提升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各个方面降低社会成本的一件事。所以大家的讨论都围绕了一个事情,通过重塑商业模式来推动中国经济各个方面的发展。

神工007 CEO柯白华曾经是家装具体家得宝进入中国的负责人。她认为,对于中国的家装市场,唯一的做法是必须解决销售后服务环节的问题。

神工007从蓝领家装工人群体切入,打通建材经销商的完整销售闭环。在完成B2B环节的体系构建后,神工007将大举打开C端服务市场。

对于B2B2C模式中的所有参与方,效率获得提升、成本得到降低、需求被更多的激发,所以是多赢的商业模式。

柯白华说,“神工007是是以蓝领里面的Uber模式切入互联网家装后市场的公司”。

IDG资本投资人刘雨坤以汽车后市场为例表达了他对B2B2C模式逻辑的理解。

他认为,过去一段时间,汽车后市场的模式逻辑都是希望通过高频的洗车、保养切入低频的维修服务。但事实证明,这套做法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瓶颈。这里的关键原因在于,流量平台无法对维修店的服务流程形成任何影响,用户在维修店的体验和平台也就是脱离的。

因此,如果先构建起一个可以控制住维修终端的供应链的B2B平台,再把这个B2B平台开放给C端,C端做重决策服务的时候,就能享受到所谓的标准化服务。也就是说,平台能够控制住这样的服务体验。

互联网金融:个性化服务还有很多创业机会

2015年12月18日,宜人贷登陆美国纽交所,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诞生,这标志着互联网金融领军企业被美国资本市场认可。然而以e租宝为代表的“跑路”平台事件,却给行业整体带来了负面影响。

经历过2015年,互联网金融应当反思什么?未来创新的方向是什么?

2015年12月28日下午,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中将网络借贷平台定位为“信息中介”,这一点在业内引发广泛讨论。在网易创业club周年庆典上,合力贷CEO刘丰指出,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纯“信息中介”是比较难的。

对此,现金巴士创始人、CEO唐阳也认为,互联网金融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信用历史的问题。

同时,几位与会者认为,风险控制,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最大问题。风险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际操纵中对借款人评估带来的风险;第二个风险就是它的经营环境,立法和监管所带来的风险。

惠人贷CEO李晨认为要解决实际业务当中的信用问题,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大数据和商业模式。

合力贷CEO刘丰指出,从供给端和需求端来讲,互联网金融都有巨大的需求,市场决定了,互联网金融是很有未来和希望的。

新的商业模式还是在不断地涌现。惠人贷CEO李晨看到三个趋势:第一是扩大内需,第二是消费转型;第三是为消费转型提供服务的商家需要金融工具。李晨认为,要满足这些金融需求,传统的金融服务比较单一,这其中有很多创业机会。

2016会是VR的爆发元年吗?

海尔赛富执行董事蒋驰华认为,个比较好的VR体验需要的成本大概是在2000美元上下,对于消费产品的普及其实是一个壁垒。内容大厂现在对VR内容还是边看边走,没有大量的片源的推出,整体产业链还在不停磨合过程中快步推进,所以爆发时间点还有待考证。蒋驰华称,VR行业在2020年的市场规模可能在1000-1500亿,但究竟爆发时间点是何时,他持谨慎态度。

但是在乐相科技CEO陈朝阳与乐相科技 CEO何文艺看来,目前VR领域的国际大厂推出的消费级产品基本可以满足大众需求,产品上已经趋于成熟,所以2016年会是VR爆发的元年。

uSens凌感中国研发中心负责人马赓宇认为,过去,VR内容的制作成本很高,但随着硬件的成熟,内容制作的成本正逐步降低。对于VR游戏,陈朝阳称,我们在等待那一款“愤怒的小鸟”,一方面准备好足够多的游戏数量;另一方面准备好舞台,让更多游戏厂商参与进来,拿着好的作品吸引用户。

谈到短板,马赓宇称,VR技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屏幕技术,三星已经在研发11K的屏幕,这样高分辨率的屏幕对于VR来说很重要;再比如,视频传输技术,4G网络使人们看高清视频十分方便,但VR视频需要更快的5G技术;再比如算法,以前的普通摄像头算法还需调整和改进,才能更适合VR产品。

陈朝阳指出,VR更大的短板是在VR影视这块,它的成熟期要比游戏来得更久。2016年可能还是以UGC内容为主,PGC的内容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出现。

需求巨大,人工智能如何更快落地?

对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SenseTimeCEO徐立介绍,人工智能和人最大区别,人对很多事情不是非常确定,在做的时候,目标会发生变化。但是人工智能,需要确定的。在情感领域,人工智能不擅长,它擅长确定性的事务。在偏主观的方面,人更胜一筹。

依图科技联合创始人林晨曦认为,机器有天生不会疲劳的优势,稳定的优势等等。在细分领域下,有特定的任务当中,人工智能的技术或者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已经在非常多细小的领域里面大大超越人的水平。比如人脸识别,机器对陌生人的识别已经远远超过人的水平,比如让一个人比对两张陌生人照片,对人很困难,机器就可以。

图灵机器人CEO俞志晨认为,其实从过去的发展来看,真正跟人类生活贴近的话,还是在一些所谓的智能增强(IA)。不管是我们过去用的计算机、手机,还有包括将来的机器人产品,将来能够更好地跟人互动。还有一个观点是,将来的人工智能(AI)可能不需要人的存在,像无人汽车是辅助驾驶未来可能不需要人的干预。但是从目前产品的本质来看,智能增强会更加实在一些,更加务实一些,谈人工智能还是比较抽象,很虚的事情。

谈到技术和市场匹配度的话题,林晨曦认为,机器人行业起来的时候有非常大的困难,因为试错的成本除了商业的成本之外,还多了技术的成本。林晨曦谈到:“人工智能是由核心技术驱动的行业。很多时候,你看到很多商业机会的时候,你不知道这个技术能不能达到。我们创业,是有了技术,再看市场中有哪些机会,可以最快应用这个技术。”徐立称,从技术到行业应用的角度看,人工智能落地能力的延伸,以及如何落地更快、更接地气是一个很大挑战。

俞志晨则指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他说,”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在扯人工智能,但是你会看到,基本上找不到一个消费级的产品,说它是人工智能,远没到那个阶段,离我们真正的预期还有很远很远。“基于此,图灵机器人要想摆脱市场整体尴尬现状,会聚焦在针对儿童市场的机器人产品上。”

北极光创投副总裁蔡伟总结到,我们在做人工智能的时候不能盲目追求于它的水平有多么多么高,而是如何找到合适的市场切入点。也许这个时候进去没有那么高的壁垒,但是能迅速打开这个市场,慢慢再往上延伸,这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对于一个创业公司非常有益的一些经验。

移动时代内容爆发:平台内容渠道博弈

从2015年开始,甚至更早的时间,互联网内容的爆发生产进入了井喷式的阶段,相关领域的投资和并购也愈加增多,KPCB中国主管合伙人 周炜介绍到,KPCB基金从2013年年底开始关注相关内容领域的投资机会,他认为,从PC互联网开始,发现了一个周期性的规律,在无线互联网上,内容会越来越值钱,KPCB有计划地做了布局。

对于内容的布局,周炜也有自己的判断:

第一,当无线硬件,各方面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程度,未来就应该是以内容为王,优质内容是稀缺资源,而各种平台、在形成以后,可能是一个垄断的渠道。

另外一点,从文字到图片,音频到视频,同样一个时间段提供内容的信息量,是量级增加的(根据这个顺序),同时创建内容的难度也是量级增加。

综合来说,在视频领域的创造,UGC已经不太可能是主流,我们当时的定义叫“SPGC”,或者叫“半专业创造内容的平台”,这是我们认为的未来方向。

在移动互联网到来的时候,碎片化、有传播力、有话题的内容成为用户最积极主动分享的,对于小咖秀、秒拍、关八这样的内容生产平台来说,不同的媒体介质但是产生了极大的用户关注。

移动平台内容井喷

秒拍CEO韩坤过去是酷6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在他看来,过去酷6虽然知名度很大,但是在传播力上非常缺乏,“原来说我们酷6的知名度很大,但我们酷6做不起来这样的晚会,做不出来这样有传播力的内容”,他所说的晚会就是秒拍此前在水立方举行的一场晚会,吸引了100多位名人明星的加入,而这些用户都是秒拍上最积极的内容生产者。

他们借助自己的影响力,通过生产内容在移动互联网上产生了极大的关注,总所周知在微博上曾有微博女王,而在秒拍上,小咖秀上也将诞生一大批网红、达人,而他们就是最大的用户群。

在《万万没想到》的缔造者万合天宜CEO范钧看来,“从《万万没想到》,我们当初在2013年上线第一季,移动端大概有50%,PC端也有50%,《万万没想到》当初就是为了移动端来做的,所以你看它的节奏以及它的体量都是移动端的体量。到了现在,已经是5比1的比例,16.7%的人是在PC端看的,其他人都是在移动端看的,也是碎片化的”。

移动端的用户行为在一个阶段产生了重要的质变,甚至在更多时候移动端已经占据了用户最多的时间。

关爱八卦协会是专注在移动端的内容平台,而马睿曾经光鲜的电视台背景也让他成为的关注,在经营关八平台期间,他深刻的认识到在移动时代用户对于内容的渴求,对于创造者来说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的时代决定了很多用户参与的方式有了变化,她用手机,用一些简单工具,就可以让她的内容成为我们这些内容制作者创造出来的内容,它的价值并不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创造某个IP,或者创造某个价值体现”。

当然,这些细节或者方面都仅仅只是内容爆发的一个例证,在移动端上个各式各样的内容都在产生着化学反应,但是平台、内容、渠道一直是整个行业逃脱不了的话题。

平台、内容、渠道相辅相成

范钧表示,对于万万来说,平台、渠道和内容一直相辅相成,“因为没有渠道、没有平台,你的内容也没有触达观众的手段,当然平台也需要内容来抓住它的用户群,所以这一定是相生的,您说得对,这一定是博弈的。”

同时,他认为,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平台方少了内容不行,内容方少了平台方也不行,大家就是一个相生相爱相恨的过程。

马睿则认为,虽然目前平台内容渠道的关系依然会不断变化,但在关键时刻只有将这几个点放在一起才能呈现最大价值。

同时他认为,目前整个行业缺少优质内容的提供者,这个行业也需要手艺人来生产。

不过,韩坤对此非常有信心,借助小咖秀的火爆,他认为内容生产者不用担心自己的钱景,秒拍团队已经成立了相关的基金对于内容团队进行投资扶持。

不过范钧也表示,对于内容团队来说,不以资本为意志,专心得不断创新内容,挖掘内容,才能找到优质的内容,在整个万合天宜团队,内容的生产采取了小团队研发制度,并不是所有内容都能获得推荐,而优质的内容将会在团队竞争中找到出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聚焦it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ujiaoit.cn/business/3382.html

BAT巨头争撒“红包雨”到底图什么?

研发车门不合格 特斯拉怒告供应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